东南大学苏州校区王潮教授接受中央教育电视台采访

时间:2023-11-09浏览:10

2023年10月15日和11月7日,苏州校兼职教授王潮就高校专业改革和“一带一路”科技创新合作两次接受中央教育电视台采访18点半晚新闻和20点e视界节目播出

2023年10月15日,针对中科大拟取消英语、通信等六个专业,高校专业改革路在何方,王潮教授接受中央教育电视台采访。采访中,王潮教授认为,高校已有的专业设置涉及适应社会需求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科学研究和学校办学定位等多个因素,是非常严谨、慎重。高校专业设置也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,社会需求对高校的专业设置起到更大作用,有一个风向标的作用。通信专业等工程应用型专业,运营商和主流通信公司已经全方位介入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,高校的通信专业面临的压力很大,需要调整到5G/6G等当前主流和前沿通信技术中,而且从应用角度需要与人工智能、大数据和网络安全、云计算等融合,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和聚焦,渗透到各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中。

2023年11月7日,根据11月6日的“一带一路”科技交流大会成果,针对“一带一路”科技创新合作,王潮教授再次接受中央教育电视台采访。采访中,王潮教授认为,“一带一路”推动全球经济稳定发展、推动世界和平,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。

王潮教授提出,当前全球的经济格局在发生变化。全球的经济组织使得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度大大提高。新一代技术革命对社会结构、地缘政治、国家力量对比产生深远而根本性的影响。中国与各方一道,深入实施“一带一路”科技创新行动计划,加快建设创新丝绸之路,推动全球经济稳定发展、推动世界和平有很大标准。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。

王潮教授提出,今年是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十周年。10年来,“一带一路”合作网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,150多个国家、30多个国际组织。科技领域,中国已与81个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签署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,与50余个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建立知识产权合作关系。建设了面向东盟、南亚、中亚、阿拉伯国家、中东欧国家、金砖国家、非洲、上合组织、拉美区域的9家跨国技术转移中心,构建“一带一路”技术转移网络;在科技园区合作方面、在科技人文交流、联合实验室创建等都有丰硕成果。

王潮教授进一步展望,“一带一路”合作网络将共同营造开放创新生态,共同完善全球科技治理,共同培育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增长动力。当前很多行业的产业链供应链呈现全球融合的一个态势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。下一步深入实施“一带一路”科技创新行动计划,需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,在人工智能、生命科学、绿色能源、先进制造等领域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,推动各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国际科技协同创新,共建绿色丝路,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。

王潮,现为东南大学苏州校区兼职教授,IEEE(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)中国理事会副主席。曾主持第一代电信级IP网络综合监管系统研制,部署于中国移动全国骨干网及多个省网,列入科技部国家级重点科技成果。他还是中国电子学会理事、信息安全专家委副主任委员,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。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、会员发展工委会副主任委员,获首届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杰出贡献奖。供稿:陈驾驭   审核:郑建勇

编辑:周 赟